來源:大江網-信息日報
支氣管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,尤其是在季節交替、氣候變化較大的時候發病率較高。當孩子被診斷為支氣管炎時,合理用藥是治療的關鍵環節。然而,由于兒童身體發育尚未成熟,在用藥方面需要格外謹慎。本文詳細介紹支氣管炎患兒用藥時需要注意的各個方面。
了解支氣管炎和常用藥物類型
支氣管炎的特點
支氣管炎主要是支氣管黏膜發生炎癥,可由病毒、細菌、支原體等多種病原體感染引起,也可能是過敏、空氣污染等非感染因素導致。患兒通常表現出咳嗽、咳痰、喘息、發熱等癥狀。不同病因引起的支氣管炎在用藥上會有所差異。
常用藥物類型
抗感染藥物。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支氣管炎,醫生可能會開具抗生素,如阿莫西林、頭孢菌素類等。對于支原體感染,則常用阿奇霉素。使用抗生素時必須嚴格遵循醫囑,按照規定的劑量和療程用藥,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提前停藥,以免導致細菌耐藥或治療不徹底。
止咳祛痰藥物。當孩子咳嗽、咳痰嚴重時,止咳祛痰藥可以緩解癥狀。常見的有氨溴索,它能促進呼吸道黏膜漿液腺的分泌,減少黏液腺的分泌,從而降低痰液黏度,促進痰液排出。還有乙酰半胱氨酸,它可以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,使痰液變得稀薄。但對于兒童,不適宜使用中樞性鎮咳藥(如可待因),因為其可能抑制呼吸中樞,不利于痰液排出,甚至可能加重病情。
平喘藥物。如果孩子伴有喘息癥狀,可能會用到沙丁胺醇等支氣管擴張劑。這類藥物可以松弛支氣管平滑肌,緩解喘息。霧化吸入是常用的給藥方式,它能使藥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,起效快,副作用相對較小。
用藥時的注意事項
嚴格遵循醫囑。家長要按照醫生的囑咐給孩子用藥,包括用藥的劑量、頻率和療程。兒童的用藥劑量通常是根據年齡、體重等因素計算得出的,與成人有很大區別。例如,同樣是使用抗生素,兒童的劑量可能是成人劑量的幾分之一。如果自行增加劑量,可能會增加藥物的毒副作用,而減少劑量可能達不到治療效果。
注意藥物的劑型和給藥方式。兒童用藥有多種劑型,如糖漿劑、顆粒劑、片劑、霧化劑等。對于年幼的孩子,糖漿劑和顆粒劑可能更容易服用。在給藥方式上,口服是最常見的,但如果孩子嘔吐嚴重或者病情需要,也可能采用靜脈注射、肌肉注射或霧化吸入等方式。值得注意的是,霧化吸入時,要確保孩子正確使用霧化器,保持呼吸平穩,以保證藥物能夠充分到達呼吸道。
觀察用藥后的不良反應。每種藥物都可能有不良反應,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用藥后的反應。例如,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,如皮疹、瘙癢、呼吸困難等;使用止咳祛痰藥可能會出現胃腸道不適,如惡心、嘔吐等。如果發現孩子出現異常反應,應及時停藥并告知醫生。
特殊情況的用藥注意事項
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用藥差異。對于嬰兒(尤其是小于6個月的嬰兒),用藥應更加謹慎。由于其肝腎功能發育不完全,很多藥物的代謝和排泄能力較弱。例如,在使用退燒藥時,一般不建議使用阿司匹林,它可能會引起瑞氏綜合征,而對乙酰氨基酚相對更安全。對于幼兒和學齡兒童,雖然身體機能有所增強,但仍需要根據年齡和體重調整劑量。
合并其他疾病時的用藥。如果孩子除了支氣管炎還患有其他疾病,如心臟病、糖尿病等,用藥時需要考慮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。例如,患有糖尿病的孩子如果使用了某些含有糖分的止咳糖漿,可能會影響血糖控制;患有心臟病的孩子在使用平喘藥物時,可能需要調整劑量,因為部分平喘藥物可能會影響心臟功能。
過敏體質孩子的用藥。過敏體質的孩子在用藥前一定要告知醫生。醫生會根據孩子的過敏史選擇合適的藥物。例如,孩子對青霉素類過敏,就不能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,應選擇其他替代藥物,如紅霉素類。在使用新的藥物時,可能需要先進行皮試或者小劑量試用,觀察孩子有無過敏反應。
結語
孩子得了支氣管炎,用藥時需要家長和醫生密切配合。家長要嚴格按照醫囑給孩子用藥,注意藥物的類型、劑型、給藥方式、不良反應等各個方面。同時,避免自行用藥和濫用藥物,特別是在孩子有特殊情況(如年齡小、合并其他疾病、過敏體質等)時更要謹慎。只有這樣,才能確保安全、有效地治療支氣管炎,讓孩子盡快恢復健康。
覃更孟 河池市宜州區劉三姐鎮衛生院